Page 31 - The Hong Kong Story: It Takes Two to Tango

Basic HTML Version

199
至12年(但不是強迫12年)等等。顯然,以近15年來說,香港
的教育可以說經歷了很大的轉變。
其中要注意的一點是特區政府似乎打算在教育界的一部份
引入市場元素或商業元素,學劵制、「殺校」、副學士、直資
學校都有市場元素。正如第五章所說,學劵制是市場主義者所
推薦的教育資助方法,直資學校容許學校在收費上採取更大自
由度(也就是說可以收更高的學費),殺校是為了減少所謂
「沒有效益的學校」,這些政策都有市場或商業的元素。
這些政策對學生的影響在社會上也引起了爭議,特別是殺
校對原校學生的影響,直資學校的高學費,以及副學士課程的
認受性問題。可以肯定的是,不少家長、學生和教師都對回歸
後教育政策的頻繁轉變感到不滿。
相信大部份人都會同意,教育對於下一代的發展很重要。
教育是其中一個加強社會流動的方法,可讓每個人都受到一定
程度的教育,並讓有上進心的人更加有機會爬到社會的上層。
教育界商業化最大的危險性在於社會流動性有可能減低。富裕
的家庭有能力把子女送到最好的學校,社會環境相對較差的學
生卻有可能無法得到適當的教育。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香港的
社會流動性就會減低。到那時,我們可以預期社會上不和諧的
聲音會更常出現。
忘記歷史等於……
特區政府有沒有辦法可以在不引起反彈的情況下增加香港
人的國家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