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第
八
章
百
年
教
育
風
雨
路
英國人如何教育興「邦」?
在回顧了一些殖民地時期的教育政策之後,我們現在可以
嘗試回答本章起首的問題。
在英治時期,殖民地政府有沒有透過教育來增強殖民地管治?
從歷史事實來看,答案肯定是有的。從一開始香港教育注
重英語授課便可以看到英國人想透過教導自己的語言,培養一
批較為認同英國文化的精英。這是毋庸置疑的。無論從1902年
《香港教育委員會報告》報告所說的「對我們大英帝國友好感
情的傳播」,還是《德臣西報》說香港大學會成為「帝國的投
資」,都可以看到最少有部份在港英國人把教育看成是影響本
地人(甚至是廣大中國人)的工具。
另外,英國人也曾嘗試在教育界打壓不同政見人士,最明
顯的就是對親共學校的打壓。1958年培僑中學校長杜伯奎被遞
解出境就是最好的證明
34 35
。這些學校只是在推廣自己的理念,
卻因為政治緣故被打壓,假如在今天發生,肯定是不可接受的
政治事件。可想而知現在香港的社會心態對政治打壓的接受
程度已經改變。殖民地政府透過《教育條例》加強對學校的控
制,借此打擊在港國民黨勢力又是另一個相似的例子。
不過,英國人是否一直有一個持續傳播英國影響力的教育
政策?這一點卻很令人懷疑。事實上,香港殖民地政府在不同
34. 歐陽斌:〈培僑中學:親中學校的命〉,《鳳凰週刊》總第256期,2007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bd145010009j9.html
35. 吳康民:〈回歸后香港核心價值未變 民主步伐不慢〉,人民網,2012年6月28日
http://hm.people.com.cn/BIG5/n/2012/0628/c42272-18400488.html